鲍贤伦 隶书小语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2-17 11:26

  鲍贤伦 隶书小语鲍贤伦,籍贯浙江鄞县,1955年出生于上海。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。曾长期在浙江省教育、文化、文物等部门工作。1974年起,先后师从徐伯清、姜澄清、陈恒安诸先生系统研习传统书法和书史书论。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、六、七届理事,隶书委员会副主任;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四、五届副主席,第六、七届主席。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,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,西泠印社社员,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兼职教授,国家画院研究员,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,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名誉院长。

  学习隶书提倡取法秦汉决非好古。 汉末之后隶书沉寂形成有源无流。 清隶借碑学之兴遥接秦汉,终究还不能相提并论。

  写秦汉隶书的人与今天的人不一样。那时“人”更侧重群、族的整体概念,极而言之没有“个人”,没有“书法家”,也没有“风格”追求。书法多与功用相关,或许还伴有几分神思和敬畏。他们写隶书就是在说“家常话”,我们一学便成了“念台词”,拿腔拿调的,甚至怪声怪气的。自作聪明的现代意识会妨碍我们去理解秦汉隶书的廓然、宏大、朴质和自然。

  当代书家的主体意识空前突显。“风格”成为当代创作追求突出的价值目标,同时也成为言说历史的重要词汇。分析当代“风格”主导的创作长在抒发情绪,弱在精神表达;长在形式多变,弱在法度松懈。具体到隶书创作,笔墨、形式既丰富多彩,用笔的灵动和节奏的迭宕更具有抒情性,只是雅正、宏廓、浑朴,纯净等高贵品质受到普通的“趣味”风尚的局限不能成为高扬的精神标识。

  所以,我们应该选择这样的路径: 老老实实地以秦汉为师,把战国、秦汉的碑、简、帛书作为一个整体看待,并在某一方面深入解读,走“继承、消化、融合、创造”之道。 其中,解读能力的强弱是关键所在。 在这个过程中,有志向的当代书家要力戒相互影响而同化。

  走自己的路,不仅在面貌多样性上着眼,更要在精神标高上计较。我们不能满足于当代隶书创作无可置疑的繁荣和昌盛,因为这呈现的主要还是平面的状态;我们是否应该清醒并自信地提出当代隶书创作艺术高度的新诉求,因为这也是文化传承使命的题中之义。

 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,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,集艺术名家工作室、书画图文装帧设计、艺术教育、艺考动态、高校艺术交流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、艺术精英孵化、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、艺术馆运营、专题性展览、文房四宝、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。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,包括艺考动态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、高校艺术交流、艺术精英孵化、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、艺术馆运营、专题性展览、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,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。